法律问答
知法-守法-用法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如何进行甄别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如何进行甄别

解答参考: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甄别方法为:确定肇事当事人主观上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及是否有存在逃避责任的意图。如果当事人在主观上并不知晓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能够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严重超载驾驶的;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法律,让我们更热爱生活!